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014180233/2021-00464
市政府文件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
2021-11-04
2021-11-04
张政发〔2021〕98号
有效

市政府关于印发张家港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张政发〔2021〕98号

各镇政府,冶金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双山香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金港街道、后塍街道、德积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属各单位(公司),各条线管理单位:

现将《张家港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

                                2021113

(此件公开发布)

张家港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评估

一、防洪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三、河湖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四、农村水利保障全面提升

五、供水保障水平提质升级

六、排水治理迈开新步

七、水务管理服务能力有序拓展

八、特色水文化体系初步建成

九、发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第二节 发展形势

一、发展环境

二、存在问题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规划目标

一、2035远景目标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水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提升

第二节 幸福河湖建设全域推进

第三节 深化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管理

第四节 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第五节 水文化品牌更加靓丽

第六节 水务管理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第四章 规划投资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第二节 资金保障

第三节 制度保障

第四节 宣传保障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评估

“十三五”以来,张家港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按照《张家港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水利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利水务保障和服务能力。

“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水利水务投82.17亿元,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各分项任务目标达成情况见表1−1

一、防洪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一)长江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相继实施了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长江干流江苏张家港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完成水下抛石81万方,有效遏制长江水下冲刷加深;完成了奔辉~中东石化段、越洋石化~三干河段、老沙码头~段山港段总计11.85公里江堤的加高加固改建工程;对浏海沙水道通洲沙西水道江堤进行了维修改造,完成四干河至五干河段防护工程;完成十二圩港出江涵洞、沙泥圩出江涵洞、洋汰港出江涵洞等穿堤建筑物改建,实施了渡泾港闸、四干河闸站、常沙河闸站等出江口门改建工程,进一步提升了长江岸线防洪能力及排涝能力。

(二)区域防洪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消除客水不利影响,对张家港河、走马塘、二干河、东横河等区域河道局部堤防坍塌段实施了堤防加固提升和岸坡整治工程;张家港河、二干河沿线以及城西与江阴交界处新(改)建口门建筑物33座,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全域防洪能力。

(三)城区排水防涝能力进一步改善。优化城区排水布局,对重点排水区域及易涝点新建、改建排水管网,一是结合澳洋医院扩建、湖滨国际景苑地块开发,配套完成了沿南苑路及赵庄路排水箱涵、排水管涵建设,提高了弯背塘河道涝水外排能力。二是结合城区道路改造,同步完成雨水管道改10余公里,有效提升城区排水能力。

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一)严格总量强度双控。围绕《张家港市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和《张家港市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强化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通过制度保障、规划推进、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地下水双控、调度方案优化等措施,全面控制区域用水总量。“十三五”末,全市用水总量6.36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3.68立方米(火电冷却水按4%计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5.15立方米(火电冷却水按4%计算),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2.93%,完成下降18%的目标任务;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18.70%,完成下降14%的目标任务。我市连5次获评苏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优秀等次,通过江苏省水资源现代化管理试点验收。

(二)切实强化水资源监管。一是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河湖水功能区监测、入江支流监测等工作,实施入河排污口监督监测工作,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2015年的70.6%提升到100%二是严格执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采地下水的决定》,全面禁采深层地下水;对2口开采基岩孔隙水的地热水井安装了在线水位监控系统,严格控制单井开采总量。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地下水主监测层水位基本保持稳定,水位埋深均在20以浅,水情安全区扩大到全域。

(三)持续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坚持节水优先治水理念,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累计创建完成各级节水型载体209个,其中省级节水型企业48家、省级以上节水型学校30家、省级节水型单位46家、省级节水型社区17个、苏州市级节水型学校68家。2019我市高分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第三次复查。

三、河湖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一)长江生态修复取得积极进展。积极贯彻执行长江大保护,一是集中开展长江岸线综合治理,结合长江岸线布局优化措施,重点推进张家港市长江沿线大环境整治,拆除“两违”33个,整治沿江码头项目38个,杂船清理107只;二是大规模实施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工程,累计拓展沿江绿化林3490亩、江滩苇地1600,大力实施“张家港湾”生态提升工程、沪通铁路大桥南岸生态提升工程、新海坝滨江公园等。三是大力推进入江支流治理项目,实现19条入江支流水质比例达100%

(二)水循环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以活水清流为目标,对水循环体系及其内部的微循环系统进行集中治理。一是有序实施了五节桥港河道整治工程、太字圩港南延工程、盐铁塘东延工程、南横套(长安路二干河段)河道整治工程。二是积极开展城北新城、中心城区、东城区、一干河至朝东圩港区域等河网的水系整治。

(三)城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通过控源截污、河道清淤、水系沟通、护岸建设、生态修复等综合施策,多个部门协同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整治黑臭水体200余条,城乡黑臭河道基本消除。

四、农村水利保障全面提升

(一)圩区防洪除涝能力显著提高。积极开展圩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新(改)建排涝95座、圩口闸106座,新增排涝流量175立方米/秒,73个圩区全面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

(二)农村河网体系不断完善。结合美丽乡村、水美村庄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河网水系连通工程,持续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完成拆坝603条,建桥578座,农桥建设91座,河道疏浚3717条,生态河道建设164条,实施生态美丽河湖超100条。“十三五”期间大新镇获评“江苏省水美乡镇”称号,金港镇袁家桥村、塘桥镇牛桥村8个村庄获评“江苏省水美村庄”称号。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第八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及中央财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工作。建设改9个小型灌排区,总面积13.938万亩,新建橡胶坝1座、箱涵3座、板闸2座、涵闸10座、涵洞33座、机耕桥1座,整治排水沟道16.308公里、建设低压管道灌溉面积4715亩、低压管道灌溉泵站21座、输水管道35.48公里、农田信息化2项、圩区信息化1项。节水灌溉覆盖率达到80%实行农业水价改革,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总量和强度,“十三五”期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十二五”末的0.665提高至0.692

五、供水保障水平提质升级

(一)水源地达标建设全面完成。严格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管理规范、运行可靠、监控到位、信息共享、应急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的目标要求,建设完成各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供水保障体系。2020成立张家港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管理中心,进一步加强对水源地的长效管护。

(二)大力推进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实施完成了第四水厂20万吨/日扩建及深度处理工程,完成第三水厂20万吨/日深度处理改造工程,至“十三五”末全市供水能力达80万吨/日,深度处理能力达40万吨/日。

(三)城乡供水品质进一步提升。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600公里;完成65个老旧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全面实施农村供水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改造户数超8.5,农村供水水压、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六、排水治理迈开新步

(一)有效升级污水处理能力。完成城南污水厂、第三污水厂、塘桥污水厂扩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十三五末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28.5万吨/日。完成3座尾水生态湿地建设,处理能力达10万吨/日。完成9座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完成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除臭设施新建工程。

(二)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农污管网超4200公里,完成9.3万户农村生活污水纳管,自然村庄治理覆盖率超9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十二五”54.2%提升至90%

(三)积极开展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市政排水主管网新建改造500公里以上。完成企业生活污水接管近3000家、沿街各类门店污水接管超3000家、机关单位和住宅小区污水治理200个,消除污水直排口超600

七、水务管理服务能力有序拓展

(一)加强水务设施运维一是做好小农水管护,对全市360座排涝站、500多公里防洪圩堤、299座圩区涵闸等农村圩区防洪设施做好日常管护工作20162020年均被省水利厅评定为优秀。二是加强长江堤防及防洪排涝设施管护,推进部分市管闸站规范化建设,积极创建省级水管单位。三是进一步加强污水治理设施运维,完成全市2000多公里排水管网检测,1000余处管网修复,1485公里雨污水管道清掏疏通养护。

(二)加大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力度。一是积极实施市级河道确权划界工作,完成划界长度864.8公里,埋设界桩4828根,立告示牌867块。二是大力推进张家港市重要河“两违”整治工作,全面完成第一轮251个河湖两违项目整治。同时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力度及投入,消减存量与遏制增量并举。三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清洁家河”行动,清理乱占4081处、乱建444处、乱堆放13211处、网簖5476处。

(三)强化水务应急管理。一是编制完成《张家港市2020年城市超标洪水防御预案》,修订《张家港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张家港市防御台风应急预案》《张家港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二是健全防汛信息系统,更新补充防汛物资和排涝应急设施,建设城区防汛应急仓库。完善防汛排涝和供排水应急队伍建设,组织防汛排涝和供排水应急演练。

(四)提升水务行业监管能力。一是积极开展供水企业服务质量评估、供水设施运行监管和供水水质监管,促进供水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强化排水行业监管,建立常态化监管制度,加强厂、站、网等排水设施日常运行监管,规范许可管理,严格把控排水准入关口,并开展排水执法和排水许可证后监管。三是加强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管,积极探索水利工程安全监督、质量监督实体化运作,促进水务工程建设健康发展,规范水务工程招投标程序,促进水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四是持续打击水事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长江非法采砂,完善巡查执法体制,提高巡查执法效率。“十三五”期间累计查处各类水事案39

(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全面融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体系,引导涉审中介企业入驻中介超市,推进“一网通办”工作。“十三五”期间发放各类行政许可700件。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的核发全面赋权给八个乡镇,部分行政许可权力赋权保税区、塘桥镇、凤凰镇。

八、特色水文化体系初步建成

(一)不断推进水文化载体建设。“十三五”期间,充分利用江南文化与长江文化交融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暨阳文化、东渡文化、河阳文化、香山文化、沙上文化等张家港市特色文化,配合恬庄古镇、金村、鹿苑老街等古镇古村打造独特水景观,成为天然水文化载体。2018年在乐余镇建成江苏省首个河长制主题公园;结合大新镇新湖建设布置河长制特色小品,设立张家港市河小志工作站,新湖公园成2019年江苏省首届最美河长发布会承办地。同时完成张家港市水资源科普馆改建及水资源科普乐余分馆的新建工程。

(二)深度打造水利风景区。现代水务工程建设融合人文景观元素,发挥防洪、供水、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凤凰湖水利风景区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环城河水利风景区通过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复评。

(三)广泛开展水情教育与水生态文明宣传。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围绕“水润港城”品牌建设,深入推进“河小志”“护河先锋”“美湖使者”等特色志愿活动以及摄影、征文活动。创新水文化研究及文学创作,编印《港城水利史话》,并完成多个水利科技研究课题。利用水资源科普馆积极开展青少年水知识科普教育,累计接待超200批次中小学生,先后获评“江苏省节水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苏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活动基地”等。

九、发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一)机构设置逐步优化。2017市水政监察大队增挂“张家港市水利工程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安监站);20191月挂牌成立市水务局,同年4月成立市水务集团,水务一体化体制机制全面建立;20208,市长江生态保护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临港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走上“快车道”;同年,项目法人实体化运作,进一步深化完善项目法人制;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实体化运作。“十三五”期间持续人才引进,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2016−2020年通过公开招考录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7人。

(二)规章制度进一步充实。“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了《张家港市河长制考核办法》《张家港市河长制有关工作制度(试行)》《张家港市排水管理暂行办法》《张家港市水务局水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张家港市水务局水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张家港市水务局重大水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张家港市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张家港市水利(水务)局限额标准以下采购规程(2019)》《张家港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规程(试行)》,修订了《张家港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张家港市城镇排水设施运维管理检查考核办法》《张家港市排水管理办法》等,让水务管理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高标准通过省法治水利示范点验收。

(三)水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编制完成了《张家港市城市防洪规划》《张家港市城区河道控制性详细规划》《张家港市供水专项规划》《张家港市污水专项规划(2019−2035)》《张家港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张家港市“十三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张家港市水土保持规划(2021−2025)》《张家港市城区排水防涝规划》《张家港市市级河道蓝线规划》《张家港市“十四五”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为全市水务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四)河(湖)长制改革深化实行。全面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任务落实,设置市、镇、村各级河长共432名,覆盖所有市、镇、村组河道。并积极推动和引导河长履职,治水经验受省委领导批示推广;北横套综合整治入选中组部生态文明建设案例《东方水城的嬗变》;《“张家港精神”铺就人水和谐之路》入选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典型案例汇编》,为全省县级市唯一入选案例;张家港市河长制工作“一城一策”入选江苏省河长制样本。

(五)水务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启动“智慧水务”建设进程,升级和完善水资源规范化管理和评价信息系统、实验室LIMS系统和取水计量在线监控系统。开发建设完成了“数字水资源基GIS平台”、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和水循环水量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张家港市水环境监测与调度系统投入运行,进一步完善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各区镇相继建设完成和升级了圩区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库与政务大数据的大数据库完成前置对接。


1-1 张家港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主要目标达标情况表

分项名称

“十三五”目标

“十三五”达成情况

防洪减灾

流域防洪标准

分段逐步提高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

部分100年一遇,部分50年一遇

区域防洪标准

50年一遇

50年一遇

区域排涝标准

20年一遇

20年一遇

水资源

保障

用水总量

8.51亿

6.35亿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

18%

22.93%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

14%

18.70%

城乡

供排水

区域集中供水普及率

100%

100%

供水水质合格率

100%

100%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镇95%;农村70%

城区98%;镇区95%;农村90%

水生态

环境保护

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85%

100%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

农村水利发展

灌溉水利用系数

0.69

0.692

节水灌溉工程覆盖率

80%

80%

生活污水处理率十三五目标出自《张家港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


第二节 发展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出重要部署,发出了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为推进新时代治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全面维护河道水质稳定向好;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一、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期,是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关键时期,也是张家港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的攻坚期。水务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必须与之适应,并适度超前发展。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具有张家港特点、符合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加快实现“两个更新”、突破“两个瓶颈”提供全方位的水务服务。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水务工作与国家治水新战略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以及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未来目标相比,新水问题常态化、老水问题长期化特征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水安全保障体系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受长江河势影响,沿江水下边坡受到持续冲刷,局部区域水下地形变化较大,河床的冲刷与流槽的产生进一步加大淘蚀,对边坡的稳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二是沿江口门强排能力不能满足区域的发展。沿江一带仅有8处通江口门建有泵站,强排能力仅220立方米/秒,张家港河、十一圩港和走马塘三条区域性通江河道未建强排设施,这对于助力太湖地区超标洪水的排出能力非常有限,同时增加了张家港市沿线两岸的内涝风险。三是沿江防汛通道未全线畅通,存在应急抢险障碍与风险。四是区域河道沿线口门控制工程尚未建全,受客水影响,极易引起三干河、华妙河、奚浦塘等东部、南部区域河道的高水位,给沿线区镇防洪造成一定压力。五是供水深度处理尚未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及高品质供水试点建设等尚未开展。备用水源地存在动态隐患。

(二)水生态修复建设标准有待提高

“十三五”期间,我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水生态系统修复尚未全面实现,水生态面貌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河湖良性保护与利用体系还未形成,河湖生态系统较脆弱,自我修复、净化能力不足;早期硬质化水工程生态环境友好性不足,水岸带生态系统功能亟待修复;需积极探索水生态修复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

(三)水资源高效利用仍有提升空间

水资源利用对产业结构的刚性约束及节水引导尚需进一步深化,节水型机关、学校、企业、小区等载体创建及农业高效节水还有提升空间,优水优用、梯次使用等节约高效利用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城市非常规水利用率不高,供水管网漏损改造力度仍有提升空间;重要河湖缺乏高效合理的水量调度方案。农业用水计划和定额控制,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以及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等关键环节,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措施,完善制度机制。

(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张家港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稳步推进,我市生活污水治理状况有了大幅改善,但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水平与高质量发展需求仍有一定距离,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尚留有空白区,城镇建成区内的污水管网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存在一定的管网损坏、雨污混接、排水户错接、乱接等现象,排水户的实际纳管率需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水平有待提高,污水管网管护力度不足。

(五)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加强

面对体制机制改革、职能转变,水务一体化、河湖长制及水行政审批等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步伐仍需进一步探索;水行政综合执法水平有待创新性突破,各专项规章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水行政主管部门、项目法人和代建单位需探索创新监管模式,进一步理清职责;河道管护体系还需积极创新突破限制;水务规划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约束性仍需提升,河湖保护规划、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等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尚在初期;水务信息化水平处于起步阶段,智能实时感知、辅助决策、精准调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短板,水务信息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力度不够;人才队伍建设需与水务发展同步或适度超前。水文化宣传及软实力打造力度不够,全民爱水、护水认知还不够全面,需进一步探索提升水文化内涵。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护优先为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把握重大国家战略部署,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紧密结合“现代化滨江港口城市、高品质文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围绕“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的水务改革发展总基调,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和节水文明建设,全力推进河湖保护和供排水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河湖水系连通性、安全性,建设“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逐步扭转重建轻管的被动局面,发挥水务建设对稳增长促改革防风险的重要推动作用,为张家港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提供全方位的水务公共服务。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人水和谐、绿色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更加注重维护河湖生命健康、河湖生态空间保护,发挥“绿水青山”的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共建共享、系统治理。坚持跨部门联防共治、共建共享,坚持空间均衡、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水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多位一体的综合治理;统筹工程建设与长效监管,促进河湖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

(三)依法治水、改革创新。坚持将依法治水作为提升水务综合保障能力的刚性约束手段,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强化国家机关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为一体的法治保障体系;顺应水务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深化水务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协调发力,使涉水事务管理更加优化高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模式,探索水务管理、服务新机制、新方法、新路子。

(四)高标谋划、高质推进。为满足张家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充分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标苏州、全省乃至全国先进地区,结合张家港市自身条件,科学谋划水务发展目标,以高标准、高质量、全方位系统规划。以点、线带面,以面带整体,在水务发展的不同领域进行试点示范,并不断延伸拓展,提升水务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争当行业标杆。

第三节 规划目标

一、2035远景目标

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绿色宜居、生活幸福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港城,逐步展现自然生态之美、港城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实现“一个先进”,打造“两个品牌”,为绘制我市 “强富美高”新蓝图贡献水务力量。

——实现“一个先进”: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打造“两个品牌”:全力打造“江畔港城”“美丽张家港”特色品牌。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结合我市水务发展现状,精准把握“十四五”时期时代特征和生态绿色高质量要求,围绕水务全要素高质量发展、一体化深度融合,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水质与水量、供水与排水、用水与节水等协调发展,“十四五”期间,围绕一个总体目标、遵循三个发展重点、稳步提升六大保障体系,做到各项指标全面达标,详见2-1

总体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及要求,建成并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符合新时期治水要求的、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水务治理体系。

三个发展重点:一是重点推进水务工程补短板,二是重点推进水务行业强监管,三是重点推进水务系统治理提质效。

六大发展任务:全面实现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供给等水综合保障体系;率先开展幸福河湖建设,水生态出现趋势性好转,河湖生态本底逐渐恢复;水资源高效利用达到全国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城乡污水治理更加深入,水环境治理成效稳定向好;张家港特色水文化传承发扬影响深远、深入群众;水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水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动张家港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1   张家港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目标表

序号

指     标

指标属性

规划目标

1

流域防洪标准

预期性

长江堤防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

2

区域防洪除涝标准

预期性

区域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治涝20年一遇

3

城市防洪除涝标准

预期性

城区防洪100年一遇,治涝20年一遇;新改建雨水管网2~5年一遇,新建片区按照5年一遇标准建设

4

圩区防洪除涝标准

预期性

防洪50年一遇,治涝20年一遇

5

水域面积保护率

约束性

100%

6

新建、改建护岸生态化比例

预期性

≥90%

7

水土保持率

预期性

≥98%

8

全市用水总量

约束性

≤8.51亿

9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

约束性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10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

约束性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11

灌溉水利用系数

约束性

≥0.692

12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约束性

10%

13

自来水厂深度处理率

约束性

100%

14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约束性

≥20%

15

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

预期性

主城区99%、乡镇镇区98%、农村92%

16

新(改)建水文化公共服务载体数

预期性

5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水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提升

“十四五”期间,围绕着力保障事关经济社会安全的防洪除涝及供水安全,进一步完善全市防洪除涝减灾体系,提升泄挡蓄排能力,稳固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建设。一是筑牢防洪安全屏障,积极排查长江河道险情,及时做好除险加固及防护工程;加快推进防汛通道修复贯通;有序实施通江口门改造,提高出江外排能力;结合沿江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工作适时推进企业占用段堤防能力提升建设。二是围绕三大水循环体系建设,持续实施骨干河道堤防能力提升改造,重点加强区域河道沿线口门控制建设,实现区域防洪安全有效提升。三是完善城区、镇区排水设施,消除城区、镇区积水点,推进农村圩区高标准建设,实现农村圩区防洪排涝保安能力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快供水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供水安全,完成自来水厂深度处理改造,逐年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实现饮用水由“合格水”转变为“优质水”;探索优化城市饮用水源地布局,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巡查管护,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专栏1  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主要工作

一、长江防洪能力提升

密切开展长江岸线水下监测及评估。

实施福姜沙左汊、拦门沙等江堤险工段堤防防护工程。

结合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企业占用段长江堤防能力提升改造前期研究,适时推进企业占用段江堤能力提升工程。

完成沿江防汛通道畅通工程。

新建、改建太字圩港闸站、护漕港闸站、十一圩江边枢纽、五干河闸站、走马塘江边枢纽泵站等通江口门。

二、骨干河道防洪能力提升改造

实施堤防能力提升改造超30公里。

结合十一圩河道综合整治,新建、改建十一圩沿线支河口门。

结合地块开发,实施四干河整治及南横套(朝东圩港~长安路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三、城区、圩区防洪除涝建设

结合城东地块综合开发,改建东横河枢纽。

针对城区、集镇区积水节点,新建、改建雨水管道100公里,增设泵站5座。

实施圩堤加固30公里。

新建、改建圩区圩口闸50座。

更新改造泵站10座。

四、供水基础设施

完成第四水厂原有40万吨/日深度处理工程,自来水厂深度处理率达到100%

加强二次供水设施日常保养、清洗消毒等工作,提高二次供水水质保障能力。

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建改造供水管道200公里。

推进高品质供水试点工作。

根据苏州市供水专项规划要求,推进我市与周边县市清水互联互通,保障突发事件的安全供水。

完成双山水厂达标建设。

探索优化城市水源地布局。

第二节 幸福河湖建设全域推进

重点围绕“一带三廊三片”的总体布局,以建成“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为目标,全域推进幸福美丽河湖、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积极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及环境提升建设,为港城高质量发展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有效助力增加港城颜值,满足港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一是结合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及长江沿岸“三带三度”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继续实施沿江生态环境整治,持续推进长江滩地的生态维护和修复,打造苏州段最美长江岸线。二是“消劣争优”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务实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梳理劣V类水体清单,建立常态化水质监测机制,动态更新清单库。切实推进系统性治理,追根溯源排查摸清超标因子来源,采取因河制宜、一河一策、联保共治等方式,对V类水体清存量、遏增量。三是巩固前期河湖“两违”“三乱”“清洁家河”等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进而加大整治力度,升级保护强度,积极开展河湖“四清”专项整治,实施以清违、清污、清障、清洁为重点的“四清”整治攻坚行动,基本消除河湖存量问题。四是结合高新区等城市开发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城市建成区河湖基本建设成为幸福河湖;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特色精品乡村示范区建设,实施河道生态疏浚、农村水系连片治理,高标准完成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力争建成2个省级、20个苏州市级生态美丽河湖,推出12个有全国影响力的生态美丽河湖典范。

专栏2  幸福河湖建设主要工作

一、沿江生态修复

推进沿江环境整治,加强滩地生态维护和修复,常态化开展沿江生态修复,做好堤防绿化的补缺、间伐及树种优化。

结合张家港湾、新沙洲湾、双山岛等建设打造长江生态修复带,全力实施沿江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标志性工程。

入江支流疏浚及沿岸造林补绿。

二、V类水体整治

全面排查V类水体清单,按要求制定“一河一策”,对劣V类水体清存量、遏增量2021年底,城市建成区水体主要指标达到或优于V类标准;2022年底,影响国考断面、省考断面、河长断面、水源地的支浜支流消除劣V类水体;20246月底,全市域内河道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四清河湖整治

全面清理涉水违法建设。到202312月底,基本实现全水域管理范围内无违法建(构)筑物、沿河未利用空间全复绿。

全面清理非法入河排口。到202312月底,实现全市入河排口设置有许可、位置有标识,偷排、漏排、混排等现象基本杜绝。

全面清理阻水障碍物。到202312月底,基本实现河湖内无人为障碍,河岸无杂物侵占淤堵河道。

全面清理河湖乱堆乱占及漂浮物。到202212月底,基本实现我市河道水域无漂浮垃圾物、无成片有害水生植物以及管理范围内脏乱差问题。

生态美丽河湖建设

累计完成生态美丽河湖建设400条。推出12个有全国影响力的生态美丽河湖典范。力争到2025年全市城市建成区河湖基本建设成为幸福河湖。

结合高新区地块及城东地块开发实施河网水系整治,包括开挖河道昇腾街北河、孙巷河等总计30余公里。

完成镇村河道疏浚近1000条,拆坝建桥超400座,生态河道建设超90条,生态护岸建设近300公里。

研究建立河湖生态流量监控体系,开展维持河湖生态水位及调度研究。

第三节 深化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管理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围绕严控总量、合理分配、高效管理、科技节水等目标,坚持落实节水优先,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进一步推进水资源高效集约安全利用,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开展可用水量分配及优化配置,细化分解用水控制指标至各区镇,完善区镇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二是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多领域推进“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以建设节水型载体为抓手,完善奖励制度,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加大监测管控强度,加大宣传教育深度。继续开展节水型工业园区创建,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和节水技术改造;积极打造农业节水型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畜禽养殖生态化;进一步提高各类节水型载体覆盖率,高质量建设一批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等;有效促进城乡节水减损,控制供水官网漏损率,全面推广节水器具,实现节水长效管理标准化,社会节水理念常态化;三是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再生利用,开拓释放“第二水源”潜力,将非常规水资源纳入水资源配置体系。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完善雨水集蓄利用设施,提高雨水利用水平;增强污水处理能力,配套建设输水管网、再生水供水点等设施,提高污水再生利用水平。四是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坚持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共同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建立健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研究建立水权交易规则与程序,培育发展水市场,通过价格调节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用水结构。巩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促进农业节水和保障工程良性运行。

专栏3  深化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管理

一、水量分配和调度方案

开展《张家港市可用水量确定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

1.工业节水减排

支持企业开展零排放改造,力争年取水量50万吨的重点用水户全面建成节水型企业;

培育不少于1家节水型工业园区。

2.农业节水增效

建立农业水价节水奖补长效机制,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培育建设不少于1家农业节水型示范园区;

做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3.城乡节水管护

开展水平衡测试56 家,用水审计15 家;

创建节水型企业、学校、单位、社区等载体41个;

建立用水单位节水专员制度,争取年取用地表水10万立方米以上或者取用地下水5万立方米以上、年取用公共供水10万立方米以上的用水单位全覆盖;

供水企业完善管线巡检制度,开发DMA漏损控制管理系统,搭建水力模型,实施分区计量,降低漏损,启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学管理供水管网,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

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雨水资源利用;

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管网建设,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要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加快中水管网建设,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率;

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按照《苏州市节约用水条例》规定,推动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在环卫、绿化、景观上的应用。

四、水权水市场改革

研究适合我市的水权交易,拟定我市水权交易管理、水权交易规则、用途管制、水市场监管等系列制度,形成我市水权交易实施方案。

第四节 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以减少入河排污量,减轻河流污染负荷,促进河道水环境质量稳定并持续向好为总体目标,大力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行动,全面建成全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示范城市。一是进一步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至“十四五”末,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再增加13.5/日,总处理能力超过40万吨/日,基本满足全市污水处理需求并略有富余。二是推进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全面消除城镇污水管网空白区,以创建排水达标区为抓手,继续推进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居民阳台和车库污水收集、雨污水管网检测及修复、企业生活污水治理。三是合理处置污(淤)泥及尾水,污(淤)泥采用干化焚烧的处置方式,新建通沟污泥处理站,提高通沟污泥处理能力,继续推进尾水生态湿地建设,促进排放水质进一步提升。

专栏4  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主要工作

一、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扩建锦丰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

扩建乐余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

扩建金港污水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日。

新建高新区水处理中心。

二、污水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污水厂互联互通管道20公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100公里。

完成全市55座市政污水泵站标准化改造。

批次改造提升全市1170座农村污水泵站。

全面完成城区和集镇区70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完成250个小区阳台车库污水管网改造。

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80个以上。

三、污(淤)泥及尾水处理

加快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新增处置能力200/日。

新建通沟污泥处理处置设施2处,实现全市3个规划服务片区设施全覆盖。

开展第三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水处理中心的尾水生态湿地化建设

第五节 水文化品牌更加靓丽

依托长江文化与江南水乡文化相交融的地域特色,讲好张家港水故事,提升水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一是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深入开展长江文化挖掘与保护,加强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水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二是加强水文化载体建设,在河湖建设中注入水文化元素,赋予水文化时代特征;完善水文化载体建设,完善现有各类水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古镇等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尊重历史水文化遗存,体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色景致,提升群众亲水感知。三是深入推进“水润港城”“河管家”品牌创建,编制水文化读本、刊物,结合运用多种新媒体加强水文化教育与传播;积极开展各类涉水公益性活动,完善“民间河长”工作体系,开展系列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全民幸福河随手拍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培育全社会亲水、惜水、护水意识。

专栏5  水文化品牌建设主要工作

一、水文化保护与挖掘

结合张家港湾的保护与开发,深度调查与挖掘涉水文化,将水文化精炼为文化符号,并赋以水文化新时代特征将水文化融入到张家港市长江文化艺术节中。

持续开展长江鸟类、长江鱼类观测。

结合东山村、黄泗浦两大遗址,融入并凸显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快打造中华文明起源海上丝绸之路品牌。

二、水文化载体建设

全面实施长江大保护,结合长江沿岸三带三度生态保护修复等专项行动,做好长江堤防风光带建设,打造长江数字文化博物馆。

结合地块开发、古镇修复等,新建、改建水情教育基地、河长制公园、志愿服务站、水文化广场。

加大张家港市环城河水利风景区、凤凰湖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与保护。

推动江海交汇第一湾张家港湾向常态化管养、运营转变,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

开展水乡主题游线研究。

三、水文化教育与传播

深入打造水润港城”“河管家等品牌建设,开展一系列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全民幸福河随手拍等活动。

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编制水文化读本、刊物,制作记录短片等,探索新媒体水文化宣传。

积极开展各类涉水公益性活动。

完善民间河长工作体系,打造一批民间治水团队。

第六节 水务管理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深化水务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涉水行政事务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一是持续深化水行政许可及水行政综合执法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高服务效能,采用提醒、警示、约谈等简约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二是深化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在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的同时,积极推行项目法人招标、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模式,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监管模式。三是健全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障公共财政投入的稳步增长的同时,采用社会资本投资,大力推行PPP以及BOTTOT等项目融资和经营模式。四是完善机构内设体系及人员配置,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健全水务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水务人才队伍。

加大水务监管力度,提高水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完善各项专项规划,指导水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并提供管理依据。二是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强河湖水域空间管理,进一步落实河湖及水工程确权划界,有效保障全域水域面积不减少。三是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抓好水土保持区域监测和建设项目日常监管工作。四是高标准开展水务基础设施管护,推进防洪除涝工程标准化改造,争创国家级水管单位;健全完善排水一体化管护机制,实现全市排水一体化建管机制全面建立并有效运行;持续开展供水设施及管网维修养护。五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指挥体系以及督察制度,修订供水、防洪、排水等各项应急预案,健全应急仓库,充实应急物资储备。

大力推广水务智能化建设,促进水务数据服务能力。一是开展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建设水务数据中心,完善水务数据库,形成水务一张图,开发各业务应用子系统、建设水务管理移动应用,纳入“张家港党政通”和“智水苏州”平台。二是提升现代化监测、预警水平,完善各项监测硬件布局,升级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涉水事务监管及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探索运BIMGISCIM先进技术,促进各项水务工程建设及管理高质量发展。

专栏6  提升水务管理能力主要工作

一、深化水务体制机制改革

进一步推进水务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水治理体系。

理清涉水相关部门管理职权,实施涉水事务管理体制一体化。

持续深化水行政审批及水行政综合执法改革。

全面实现质监站、安监站实体化运行,引入第三方完善水务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

探索实行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

探索PPPBOT等模式,并加强行业特许经营许可管理。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在职员工培训。

二、水务精细化监管

编制《张家港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四五规划》《张家港市地下水利用和保护规划》《张家港市河湖保护规划》以及《张家港市水利基础设施空间规划》等规划。

强化江河湖泊管理力度,健全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强化河湖长制考核。推进河湖自然资源确权划界,明确河湖管理范围。

持续开展两违”“三乱治理,实现两违项目库基础清零,进一步推动农村河道两违整治。

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继续指导各区镇、街道做好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及验收备案工作,强化落实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进行水土流失治理36.6方米。

积极开展防洪工程标准化管理,争创国家级水管单位。

做好小农水管护,实施农村水利工程提标行动的圩区水闸、泵站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全面建立排水一体化建管机制并有效运行。

围绕长效管护全覆盖思路,推进城乡9座污水厂、55座市政泵站、1200多座提水泵站的日常运维管护。

全面推进农污设施管理运维,建立有效奖补机制。

探索分散式排水设施由水务集团运维的一体化新模式。

加强排水户排水管理。

持续开展供水企业服务质量、运行设施、供水水质监管。

做好供水设施及管网维修养护,提升完善水源地管理配套设施。

进一步提升水务应急管理能力,完善防洪防旱、供排水等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新建、改建应急仓储库,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十四五期间争取所有区镇都建成标准化仓库。

三、加强水务智能化建设

完善升级水务数据中心,建全水务中心数据库,形成水务一张网、一个平台、一张图。

开发研究工程项目管理子系统、工程运行管理子系统、排水管网管理子系统、河长制工作云平台、防汛指挥子系统、数据查询服务系统等应用系统。

建设开发水务管理移动应用。

推进水务信息向公众有序开放,有效实现水务数据服务理念。

强化排水智能化监测,升级改造全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建成覆盖城区和集镇区的排水管网GIS系统,纳入政务大数据平台,实现与住建、资规、交通等部门联运更新、实时共享。

因地制宜布设城区污水厂、污水泵站的水位水量水质监测设施,实现污水处理费征收、排水设施运营监督等业务的电子化和信息化。      

第四章   规划投资

根据“十四五”期间水务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实施重点,十四五期间水务规划总投资77.242亿元,各重点工程项目及估算投资详见4-1

4-1十四五水务投资汇总表

序号

投资类别

投资(亿元)

占比(%

1

水安全可靠保障

31.47

40.74

2

幸福河湖建设

14.3

18.51

3

水资源高效管理

0.192

0.26

4

排水能力提升

28.025

36.28

5

水文化传承弘扬

0.255

0.33

6

水务管理能力提升

3

3.88

 

合计

77.242

100.00

第五章   保障措施

“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切实发挥规划作用,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必须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资源配制和体制上对规划的落实予以保障,并加强监督检查,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节 组织保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为引领,以业务工作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合力加快推进工作,构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崭新局面,为港城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务保障。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建立完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控、考核、调控和联动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及时明确阶段目标,明确责任主体,重点做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联动机制,畅通沟通渠道,整合信息资源,及时组织会商,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节 资金保障

为确保“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坚持政府主导,稳定水务投入。各级政府全面保障水务建设的投入,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务发展的保障作用。按照分级负担、分类筹措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务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利用水务项目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投资。财政投资项目结合我市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合理有序实施项目,优先采取市场化方式规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利用经济手段,培育和引导市场,促使各种渠道的资金进入水务建设事业,积极探索委托代建+运营管理的方式参与水务建设和管理。

第三节 制度保障

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作用。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协调性、约束性。认真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落实规划引领和刚性约束,指导涉水事务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水务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或适度超前。加强对已批水务规划的实施监督,完善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提高规划实施效果。完善规划中期和期末评估机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向,分析规划实施新问题,完善规划实施计划,发挥和提高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针对城市开发建设项目,设置水土保持和排水工作专篇,注重开发建设与河流水系、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等涉水事务的统筹衔接,避免因开发建设破坏现有的防洪排涝系统。

第四节 宣传保障

加大对水务发展成就和发展思路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普及国情、水情和防汛抗洪、抗旱救灾、农田水务、节水、供水安全等知识,大力弘扬水文化,增强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水务,支持水务工作。在规划实施中要充分重视和考虑工程建设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在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充分反映公众意愿,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保证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


附表1                     张家港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完成投资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规划建设内容和规模

十三五完成
投资(万元)

一、防洪减灾能力持续提升

153660

(一)

长江堤防能力提升工程

完成奔辉~中东石化段、越洋石化~三干河段、浏海沙水道老沙码头~段山港段江堤加高加固工程;完成通洲沙西水道37公里堤防提升工程,完成四干河至五干河段防护工程;

67600

(二)

沿江闸站改建工程

实施了十二圩港出江涵洞、沙泥圩出江涵洞、洋汰港出江涵洞等穿堤建筑物;完成渡泾港闸站改建、四干河闸站改建工程,实施常沙河闸站改建工程。

15200

(三)

长江河势治理工程

完成了张家港市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长江干流江苏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张家港境内工程。

52350

(四)

区域防洪工程

完成了张家港河沿线11座控制工程,二干河沿线11座控制工程,城西与江阴交界新建控制工程11座。完成二干河、张家港河、走马塘、东横河等河道部分堤防提升工程。

13510

(五)

城区排水防涝工程

完成了沿南苑路及赵庄路排水箱涵、排水管涵建设等;结合城区道路改造,完成雨水管道改造10余公里。

5000

二、河湖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46900

(一)

长江生态修复

沿江绿化林地3490亩、江滩苇地1600亩。

5000

(二)

骨干河网整治

完成五干河、南横套(长安路~二干河)、太字圩港南延、盐铁塘东延等市级骨干河道整治工程。

29700

(三)

片区水系调整工程

完成了城北新城、中心城区、东城区、一干河−朝东圩港区域等河网水系整治工程。完成城区北新丰河、百桥路东河等整治建设。

12200

三、农村水利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

114363

(一)

农村圩区建设

新(改)建排涝站95座、圩口闸106座。

18000

(二)

农村河网优化

完成拆坝603条,建桥578座,农桥建设91座,河道疏浚3717条,生态河道建设164条,实施生态美丽河湖超100条。

52000

(三)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建设改造9个小型灌排区,项目区总面积13.938万亩,新建改建排涝闸站20座、圩口闸8座、橡胶坝1座、箱涵3座、板闸2座、涵闸10座、涵洞33座、机耕桥1座、排水沟道整治16.308公里、低压管道灌溉建设4715亩、低压管道灌溉泵站21座、输水管道长35.48公里、农田信息化2项、圩区信息化改造1项。西水道高标准农田建设

44363

四、供水保障水平进一步改善

121300

(一)

自来水厂升级改造

完成第四水厂扩建及深度处理,完成三水厂深度处理改造

101300

(二)

城乡供水保障

新(改)建供水管网超1600公里,完成65个老旧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完成8.5万户农村供水改造。

20000

五、排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365000

(一)

城乡污水处理厂

全市完成3座污水处理厂扩建,9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放提标改造,完成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设施除臭设施改造、完成3座尾水生态湿地建设。

35000

(二)

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接纳9.3万户,完成农污管网建设超4200公里。

250000

(三)

污水管网

完成市政排水主管网新建改造500公里以上。完成企业生活污水接管近3000家、沿街各类门店污水接管超3000家、机关单位和住宅小区污水治理200个。

80000

六、水务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16700

(一)

水务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防汛防旱管理、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与工程管护、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应急能力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基地建设、供排水设施运维及检测。

16700

七、特色水文化体系初步建成

700

(一)

水文化教育与传播

完成水资源科普馆升级改造,创建省级水情教育基地;新建乐余水资源科普馆;围绕“水润港城”品牌建设,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摄影、征文等活动,建立维护公众号。开展水文化研究及文学创作,完成《港城史话》出版,并完成多个水利科技研究课题。

700

八、发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3100

(一)

水务规划编制

编制完成了《张家港市城市防洪规划》《张家港市城区河道控制性详细规划》《张家港市供水专项规划》《张家港市“十三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张家港市水土保持规划(2021-2025)》等各类专项规划。

600

(二)

水务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建成水环境监测与调度管理系统、防洪工程实时监测系统、完善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河道管理信息化体系。

2500

合计

821723


附表2                     

                              张家港市“十四五”水务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时间

规划总投资
(万元)

十四五

投资
(万元)

结转至十五五投资
(万元)

一、水安全保障能力

397700

314700

78000

(一)

长江防洪能力提升

开展长江岸线水下监测及评估,及时做好长江堤防、港堤防护工程,完成福姜沙、拦门沙等险工段水下岸坡冲刷段抛石防护工程,完成沿江防汛通道畅通建设,做好企业占用段江堤能力提升研究。实施走马塘江边泵站新建、十一圩江边枢纽改建、五干河闸站改建、太字圩港闸站改建、护漕港闸站改建等工程。

2021-2030

157300

157300

(二)

骨干河道防洪能力提升

实施市级河道堤防能力提升改造超30公里实施十一圩港河道26.5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沿线控制建设结合地块开发,实施四干河整治及南横套(朝东圩港~长安路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2021-2030

165000

87000

78000

(三)

城区防洪除涝工程

结合城东地块综合开发,改建东横河枢纽。
针对城区、集镇区积水节点,新建、改建雨水管道100公里,增设泵站5座。

2021-2025

22000

22000

(四)

农村圩区建设

实施圩堤加固30公里,新改建圩区三闸50座,泵站更新改造10座。

2021-2025

8000

8000

(五)

供水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新(改)建供水管网200公里;完成第四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研究应急水源地迁建前期并适时推进,研究并推进双山水厂达标建设;开展高品质供水试点研究。

2021-2025

45400

40400

二、幸福河建设

143000

143000

()

长江生态修复

结合张家港湾生态提升等建设配合打造长江生态修复带。

2021-2025

3000

3000

()

V类水体整治

全面排查并全面消除劣类水体。

2021-2025

30000

30000

()

农村水网建设

累计完成生态美丽河湖建设400条。结合地块开发、农村水系连片整治等,完成河道清淤、整治1000条,拆坝建桥400座,打造生态河道超90条。

2019-2025

100000

100000

()

幸福河湖建设

全面推进城区幸福河湖建设。

2021-2025

10000

10000

三、水资源和节约用水高效管理

1920

1920

()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用水总量、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万元工业增加值下降率等指标。完成张家港高新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和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工作。

2021-2022

200

200

()

水资源调配

编制市界、重要河湖水量分配和调度方案。开展全市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位)确定和生态评价工作。

2021-2025

250

250

()

河道外三水用水需求

开展《张家港市可用水量确定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2021-2022

40

40

()

节水型载体建设

开展水平衡测试56 家,用水审计15 家,创建节水型企业、学校、单位、社区等载体41 个。

2021-2025

280

280

()

农业节水建设

持续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开展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2021-2025

1000

1000

(六)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合理布局建设再生水取用点位

2021-2025

150

150

四、生活污水提质增效

353250

280250

73000

(一)

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

进一步推进锦丰、乐余、金港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实施高新区水处理中心新建工程。

2021-2030

186000

113000

73000

(二)

城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

完成城区和集镇区70个达标区建设,完成250个小区阳台车库污水改造。

2021-2025

95000

95000

(三)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

完成自然村庄治理80个以上。

2021-2025

20000

20000

(四)

污水管网建设

新建互联互通污水管道20公里,新建改造污水收集管网100公里。

2021-2025

30000

30000

(五)

污水泵站标准化改造

完成55座市政污水泵站标准化改造,改造提升1170座农村污水泵站。

2021-2025

12250

12250

(六)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建设通沟污泥处理处置设施2处。

2020-2025

6000

6000

(七)

尾水生态湿地建设

新建第三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水处理中心尾水生态湿地。

2021-2025

4000

4000

五、水文化传承弘扬

2550

2550

(一)

水文化保护与挖掘

开展长江鸟类、长江鱼类观测,长江堤防风光带建设。

2021-2025

1000

1000

(二)

水文化载体建设

结合黄泗浦公园、东城湿地公园等建设,新建、改建水情教育基地、河长制公园、志愿服务站、水文化广场,打造长江数字文化博物馆。

2021-2025

1000

1000

(三)

水文化教育与传播

深入打造“水润港城”“河管家”等品牌建设,开展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全民幸福河随手拍等活动。编制水文化读本、刊物,制作记录短片等,探索运用新媒体形式进行水文化宣传。结合“中国水周”“世界水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2021-2025

550

550

六、水务管理能力提升

30000

30000

(一)

规划体系建设

编制《张家港市河湖保护规划》《张家港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四五”规划》《地下水利用和保护规划》《张家港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水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等。

2021-2025

1000

1000

(二)

严格全链条监管

完善并强化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供排水行业等监管措施;深化河长制改革,做好水土保持治理。

2021-2025

3500

3500

(三)

法治水务建设

补齐规范性文件短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等事中事后监管。部署开展水务“八五”普法,规范水行政执法,完善长江河道采砂“两法衔接”,严厉打击长江非法采砂。

2021-2025

500

500

(四)

水务设施管护

常态开展供排水设施、农污设施运维管护;高标准管理防洪工程及农村水利工程设施。

2021-2025

20000

20000

(五)

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

建成水务数据中心,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完善水务数据库与一张图,研究开发智慧水务子系统。

2021-2025

3000

3000

(六)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在职员工培训。

2021-2025

200

200

(七)

应急能力建设

提升防汛、供水、排水应急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演练。探索建设沿江防汛物资标准化仓库,补充城区及各镇防汛仓库建设及防汛物资,争取所有区镇都建成标准化仓库。

2021-2025

1800

1800

合       计

928420

772420

1510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点击收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