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014180233/2021-00176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其他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
2021-04-13
2021-04-14
张政办〔2021〕35号
有效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张家港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

张政办〔2021〕35号

各镇政府,冶金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双山香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属各单位(公司),各条线管理单位:

2021年张家港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413

(此件公开发布)


2021年张家港市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根据2021江苏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苏政办发〔202111号)和《2021苏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苏府办20216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深化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

(一)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各条线各部门下发的关于事项调整的各类文件,全面梳理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逐项明确设定依据、实施机关、许可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申请材料、适用范围、有效期限、中介服务等要素。清理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条件、办理环节、办理材料,持续推动“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市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协调办”>牵头,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公布梳理收费基金项目,编制公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无收费。(市发改委、财政局牵头,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继续做好取消和下放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全面梳理国务院、江苏省、苏州市取消和下放事项,形成清单,加强管理。下放审批监管事项时要同步下沉相关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合理分配监管力量,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基层承接能力。(市协调办、市委编办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落实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不断精简优化审批程序、审批事项和申报材料,积极探索创新投资管理服务方式。(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细化项目分类和改革措施,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功能,推动审批管理系统与上级各相关部门业务系统功能融合和数据共享,加强咨询指导和帮办代办,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模式;精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技术审查、中介服务事项,调整完善行政审批中介事项清单,持续优化网上中介超市,强化中介机构监管。(市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发改委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全面贯彻落实2021底前在全市范围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的要求,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改革,对上级文件要求取消审批的坚决取消,对审批改为备案的不得以备案之名行审批之实,对实行告知承诺的事项积极落实告知承诺的具体举措,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市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司法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明确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范围、适用对象、工作流程和监管措施等。(市司法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进一步放宽新兴行业企业经营场所登记限制。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试行“一照多址”。探索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实现“一证准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的相关要求,最大程度尊重企业登记注册自主权。(市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落实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广泛推行产品系族管理,解决重复检验检测、重复审批认证等问题。严格落实强制性认证目录调整和自我声明制度改革,鼓励引导市内指定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机构提升认证检测一站式服务能力,便利企业申请认证检测,合理减免强制性产品认证费用。(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放管结合,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监管效能

(十)加强审管衔接。进一步厘清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明确监管责任。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审批、监管信息“双推送”“双回路”机制,优化审管互动平台,实现审管联动,形成管理闭环,确保审批监管有效衔接。(市委编办、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统筹制定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计划任务。根据江苏省、苏州市两级市场监管领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全面梳理本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逐步制订完善随机抽查规则和标准,统筹制定全市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任务,并向社会公开。(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相结合,减少对守法诚信企业的检查次数。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将更多事项纳入联合抽查范围。进一步充实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缓解基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人员不足问题。(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依托省危险化学品和非煤矿山(企业自建)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平台,实时监测企业重点风险点的温度、压力、液位和有毒可燃等传感数据,及时发现研判异常经营行为,精准检查、及时处置。加强部分重点监管领域数据汇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风险预警模型,形成风险预警线索推送、处置和反馈机制,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市协调办、应急管理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持续推进信用监管。依法依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纳入范围、失信约束措施,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继续在重点领域实施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切实保障市场主体权益。根据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风险程度和企业信用等级,综合考量安全生产、质量安全、生态环保、守法履约、社会责任等,探索对除特殊重点领域外的市场主体分级分类,根据信用等级高低实施差异化监管。(市发改委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改革按区域、按行业监管的习惯做法,探索创新监管标准和模式,发挥平台监管和行业自律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四新”经济包容审慎监管要求和市场监管免罚轻罚清2.0。在部分领域实施柔性监管、智慧监管,探索开展“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等包容审慎监管试点。(市协调办、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张家港市支行、苏州银保监分局张家港监管组,中国电信张家港分公司等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守好质量安全底线,对疫苗、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的严格监管,尤其强化对疫苗、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在生产环节对有投诉举报和涉嫌存在质量问题的生产单位实施重点检查,在使用环节对风险分析确定的重点设备使用单位实施专项检查。重点整治定点医疗机构及其他服务机构的不规范诊疗行为,以及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违规支付医保待遇、拖欠定点医药机构费用等问题,建立欺诈骗保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对欺诈骗保行为加强部门联合排查。(市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医保局、卫健委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加强互联网领域监管。引导平台经济有序竞争,依法查处互联网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交易、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开展移动应用程序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完善与企业投诉举报联动处理机制,及时核实处理用户投诉举报。(市委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公安局,中国电信张家港分公司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规范执法行为。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持续加强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探索“区块链+公证”在行政执法全过程中的应用。规范城市管理部门执法行为,完善和公布城管执法标准和要求,加大对随意执法等行为的查处力度,降低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市司法局、城管局等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持续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发展,便利群众办事

(十九)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线上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类应用向“今日张家港”APP移。不断丰富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基础功能在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应用场景。依托省“苏服码”身份认证和证照调用能力,实现“苏服码”在政务服务全领域应用的同时不断扩展社会化应用场景。完善已建门户、系统、信息化设备的“适老化”改造,加强对老年人、视障听障残疾人等群体的引导和服务。(市政务办牵头,市大数据管理局、融媒体中心等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完善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除涉密、敏感事项外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全面落实分中心一体化管理和基层“全科社工”服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三级体系标准化建设,持续改进窗口服务水平,全面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完善大厅便民服务设施,增加导航引导功能,便利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办事。加快推进全市层面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整合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规范化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市政务办、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深化“一件事”改革。从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角度出发,将涉及的相关审批事项打包,提供套餐式、主题式服务,由一家牵头部门统一收件、配合部门分头办理,实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打通部门间业务系统,规范相关标准,加强电子证照、电子签名应用,推动“一件事”线上全流程办理,并逐步向移动端延伸。加快推进开旅馆、开餐馆等101个“一件事”的落地运行。2021年,重点推进出生、入学、初次就业、退休、身故、不动产登记、军人退役等一件事改革。(市协调办、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卫健委、退役军人事务局、医保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按照国务院、江苏省、苏州市统一部署2021底前实现就医结算备案、社保卡申领、户口迁移等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办理。持续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加快推进与对口帮扶等地区“跨省通办”。(市协调办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建设“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地图。不断完善线上“一网通办”总入口建设,汇聚线下窗口服务网点,精准绘制政务服务数字地图,在线上多渠道发布,直观展现窗口地理位置、受理事项、服务时间、咨询电话、办事须知、预约排队、监督投诉等信息,提供位置导引服务,方便企业群众查询信息、就近办理。(市政务办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优化民生保障服务。清理水、电、气、通信等报装过程中的附加审批要件和手续,加快实现报装、查询、缴费等业务全程网上办。加快推进高频公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网上办。支持鼓励医疗机构对接互联网平台,开展互联网复诊、互联网健康咨询、远程辅助诊断等服务。推动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线上办理,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优化医疗服务,加强基层医保服务平台建设,参保群众可自主选择使用社保卡(含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购药。加快清理与医保管理无关的申请条件,缩短办理时限,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纳入定点管理,并同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社会救助部门间数据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发现救助对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市发改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卫健委、医保局、人社局、民政局、司法局等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十五)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贯彻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外商投资指引,便利外国投资者投资。积极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联通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实现外资企业一次登录、一次认证、一次提交材料,即可办理企业注册、预约开户、外汇登记等。(市发改委、商务局、司法局等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升级“全链通”平台,延伸企业开办链条,将企业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纳入企业开办线上“一表填报”申请办理;推行住所在线核验,实现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推进市场主体司法文书送达地址承诺确认。(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税务局、人社局、法院及苏州公积金管理中心张家港分中心、人民银行张家港市支行等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七)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优化税务注销等程序,实现办理进度和结果实时共享。进一步扩大简易注销试点,按照上级要求压缩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法院裁定强制清算终结或裁定宣告破产的企业办理简易注销登记免予公告等。探索开展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试点,明确强制注销的适用情形、具体条件和办理程序,并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退出效率。(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市人社局、税务局等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八)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信用保险等政策,支持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优化风险布控规则,推动降低守法企业和低风险商品查验率。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将正常出口退税业务平均办理时间压减7个工作日以内,2021年逐步推广无纸化单证备案,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推进跨境电商集聚区建设,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作用。(张家港海关,市发改委、税务局、商务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等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九)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督促加强直达资金日常监控,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规范使用。(市财政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简化税费优惠政策适用程序。利用大数据技术甄别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信息。严格依规简化收件材料,可通过信息共享、告知承诺等方式获取的信息,原则上不再要求办事群众提交相关材料。督促市级执收单位和各镇(区)加强非税收入退付管理,确保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征收标准的收费基金项目及时落实到相关企业和个人。(市税务局、财政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一)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坚决避免减税降费红利被截留。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不合理附加费用,整治银行强制搭售产品、超公示标准收费、收费与服务项目不符等违规行为。加强银行服务项目和收费公示,建立健全银行业违规收费投诉举报机制。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自查情况、退还违法违规所得情况等开展检查,确保乱收费问题整改到位。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市市场监管局、民政局、人社局、财政局、税务局,人民银行张家港市支行、苏州银保监分局张家港监管组等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二)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推动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与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系统直连,引导更多银行机构登陆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展融资对接,扩大“征信贷”“信用贷”等线上信用产品应用面。上线“港城人才贷”信用贷款产品,优化再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发放流程和模式,推行线上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便捷信贷服务,提升企业融资效率和融资体验。力争2021年度平台注册企业超2万家,全年新增授信超350亿元、放款超250亿元。(市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张家港市支行、苏州银保监分局张家港监管组等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三)完善水电气、纳税、社保、医保等领域信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充分运用各类信用信息平台,加强相关信用信息共享以及在信贷发放方面的应用,大力推进“信易贷”工作,支持普惠金融更好发展。(市发改委牵头,市住建局、人社局、医保局、税务局、金融监管局和人民银行张家港市支行、苏州银保监分局张家港监管组等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四)稳定和扩大就业。制定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拓展劳动者就业渠道,促进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破除影响就业特别是新就业形态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加快调整相关准入标准、职业资格、社会保障、人事管理等政策,适应并促进多元化的新就业形态。完善企业用工指导服务机制,深入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扩面提质。建立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信息库、技能人才信息库、企业需求库、求职信息库,为企业精准推送服务信息。加强对岗位信息共享机制运用,探索与周边省份共享岗位信息,促进人力资源跨省流通和合理配置。(市人社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五)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支持企业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定,对没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可自主开发评价规范,经苏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定备案后,可作为开展评价认定的依据。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享受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市人社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六)继续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贯彻落实住宿业疫情防控指南,修订完善旅游景区、剧场等演出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恢复开放的疫情防控指南。及时清理取消疫情防控中恢复或新增的审批事项,防止将一些临时性审批长期化。(市卫健委、公安局、商务局、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政务办、市场监管局等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七)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落实“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建设要求,对企业诉求“接诉即办”。以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好差评”制度,倒逼政府部门深化改革、改进服务。对改革进度慢、政策不落实的部门和区镇,要及时督促整改;对严重损害营商环境和企业、群众利益的,要公开曝光、严肃问责。对锐意改革的部门和镇(区)表扬激励,成熟经验和典型做法尽快复制推广。(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发改委牵头,市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部门、各镇(区)要完善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一体化推进相关领域改革,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市协调办要强化统筹协调、业务指导和督促落实,推动重点改革取得实效。发挥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落实好《江苏省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保障各项改革依法有序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点击收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