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服务 > 专题服务 > 文化教育 > 文体资讯

缪希雍(1545~1627年)

来源:发布时间:2017-01-16 15:40:00访问量:字体

人物简介

缪希雍(1545―1627),字仲淳,号慕台,今张家港市凤凰镇人,后迁居金坛。明代著名医药学家。父早殁,幼年孤苦。17岁患疟疾,自阅医书,遍检方书而自己治疗,遂至痊愈。遂立志从医,搜求医方,苦心研究药道,博涉各种医书,尤精本草之学,认为“神农本经,臂之六经,名医增补别录,譬之注疏,本经为经,别录为纬”。于是钻研其理。

生平好游走四方,曾游历三吴,入闵,历齐、鲁、燕、赵等地,亦到过江西、湖北、湖南诸省。在周游之时,到处为医,寻师访友,采药搜方。由于其真诚求教,故于民间经验收集很多,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其寻师访友亦是为了切磋学问,提高业务水平。在王肯堂所著《灵兰要览》一书中,曾经记载缪氏游至南京时,拜访王肯堂,发表了精辟的学术见解,使王氏十分敬佩的相见过程。可见缪氏之学,在当时确有相当造诣,故能名噪一时。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传心》、《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书。缪希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行医以“生死人,攘臂自决,不索谢”。时人搜集其医案,成《先醒斋广笔记》行世。墓在虞山北麓,兴福寺前,舜过泉附近。“文化大革命”时曾严重破坏。近年多次维修,墓冢、罗城、拜台、墓道均已修复。墓碑镌:“明名医仲醇缪公之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轶事

凤凰缪氏的第一代名医缪希雍,字仲醇,号慕台,生于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他的父亲缪尚志,是颇有学问的举人,然而在小希雍8岁那年就撒手人寰,由此家境逐渐衰落。小希雍幼年体弱多病,17岁时得了疟疾,久治不愈,就试着自己查阅医书,终于在《内经》中找到药方,治好了自己的病。由此他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刻苦自学医术,立志做一个能为劳苦民众解除病痛的医生。

缪希雍广泛阅读各种医学书籍,并且悉心揣摩,仔细领会。家中的书读完了,就向人家借。常熟著名藏书家赵用贤见缪希雍家境贫困而勤奋好学,就把医学方面的许多珍本典籍借给这位年轻人阅读。缪希雍如获至宝,一头扎进书海,读书读到近乎痴迷的程度,这为他以后行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还利用邻居请人看病的机会,主动上门观摩,学习医术。一次,他见到一位老中医竟用“草石蚕”治疗血痢,十分惊奇。因为在古书记载中,此药并无这一疗效。后来他按照那位老医生的做法试用,竟同样取得良验。于是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医方古今不同,病人千差万别,必须辨证施治,切不可拘泥于古书所记。如果面对各种病情能够“变而通之”,那么就会“法无穷尽”,治病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十七八岁时,缪希雍离开家乡,开始漫长的旅游行医生涯,一边行医,一边采集草药,搜罗秘方。他行医所到之处,有江苏各地,以及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山东、河北等地。

缪希雍为人治病,不分贫富,不计报酬。在旧社会,医生看病有严格规矩,叫做“医不扣门”,但缪希雍敢于打破这一陈规。一次,他在京城游医,了解到有个唱戏的后生患伤寒症,久治不愈,别的医生因患者家里穷,毛病又重,都不肯前往诊治。缪希雍知道后,立即主动上门,为病人诊脉并开出处方,而且不收分文,使得病家万分感动。又有一次,他在太仓行医,得知昆山文人张大复之弟病重的消息,又连续赶了几十里路,主动上门看望,经诊治,病人转危为安。

缪希雍在游医过程中,寻师访友,博采众长。尤其对从未见过的中草中药,确有奇效的偏方验方,都一一认真记录下来,仔细揣摩,消化吸收。在浙江,他拜名僧紫柏为师,讨教方外的“医方明学”;在武昌,他专程拜访医官邓恩济,学习到许多秘方验方;在九江,他向一位姓朱的民间医生探讨“痘科异治”之术,充实了自己的秘方笔记。由此,他积累了许多珍贵秘方,如鱼腥草治肺病,西河柳治麻疹,五味子抗衰老等,这些药物功效,已被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所证实。

缪希雍在南京结识了名医王肯堂,两人谈医论药,十分投机。缪希雍把秘制的“资生丸”药方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王肯堂,使王十分钦佩,并亲自试服,称誉这是个“神方”。而缪希雍对王肯堂也很赏识推崇,称王氏“精医”。一次,他俩联合诊治一位因寒热几天不吃饭的危重病人,用了各种退寒热的方剂,仍不见效。后来根据王肯堂的建议,用了“五饮丸”才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缪希雍就就将此事尤其是王肯堂的功绩原原本本记录进《先醒斋广笔记》。这种不昧己短、不掠人美的行为,在医林传为佳话。

缪希雍40岁时,才结束风尘仆仆的游医生涯,回到家乡。由于他已经是善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医药名家,家乡人对他无不刮目相看。一次,同邑望族瞿元立夫人因身体瘦弱,婚后不育,特请缪希雍诊脉。缪希雍见她外观虽无明显病态,却脉理“细弦无神”,即肝、胆、胃气脉衰败,当即对其家属断言:“目前虽无大碍,但恐怕不会长久了。”三个月后,病人果然一病不起。事情传开后,他被人们称为切脉如神的“神医”。另一次,浙江余姚名叫史岳亭的太史患温热病,附近医生都认为其必死无疑。史家专门派人邀请缪希雍会诊。他诊脉后说“元气未尽,故不死”,仅一帖药便退了高热,又一帖麦门冬汤药加上甘蔗水,就通了闭塞多天的大便。他用麦门冬汤加甘蔗水解决便秘的方法,属于首创之举,被后人称为“增水行舟”。

缪希雍不仅娴熟医术,而且关心国计民生。他在北方行医时,曾建议北方兴修水利,征召南方种田好手到北方种植水稻,以改变京畿“粮仰南方”的局面。这一建议得到工科给事中徐贞明的采纳。万历年间,宦官当权,朝政腐败,人民生活困苦。他目睹时艰,曾写诗明志:“拊心及世运,言念以伤悲。五路日多难,哲人思见危。”于是毅然加入反抗阉党集团的东林党,积极支持在朝为官的东林党人为民请命,以死抗争。魏忠贤在《东林点将录》中,把东林党人比作《水浒》一百零八将,把缪昌期称为“智多星吴用”,钱谦益称为“浪子燕青”,而缪希雍则被称为“神医安道全”。后来,缪昌期、李应升、杨涟等东林党人先后被迫害致死,缪希雍由于是一个布衣百姓,而且行医为生,行踪不定,才幸免于难。但是他在精神上同样受到很大打击,感到“良友凋伤,百念灰冷”,自称“海虞遗民”,比作劫余之人,以表示对死难师友的痛悼之情。

缪希雍在行医之余,总结整理秘方医案,诉诸文字,潜心著述,他的著作流传至今的有12种,如《神农本草经疏》、《先醒斋广笔记》(又名《缪仲醇医案》)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点击收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