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服务 > 专题服务 > 医疗卫生 > 疾病防控

警惕“后高考心理”,心理专家教你几招

来源:张家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时间:2022-06-16 09:54:00访问量:字体

随着高考的结束,家长和老师们逐渐放下了考前的焦虑心理,却忽视了高考后考生的心理需求。部分考生可能会存在“后高考心理”,例如有的尽情放松狂欢,有的则深陷自责和迷茫。

一、高考后常见的心理状态

1.焦虑心理。考生考完后会对整场考试有个预估,有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往往期待值较高,考后患得患失,在等待成绩的日子里,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如果家人们期待的眼光也都放在分数上时,这种感觉更明显。

2.抑郁心理。当考生自我感觉不理想时情绪低落,自责,强迫性地回忆考场中不佳的发挥,情绪变得非常暴躁,一点小事就很容易与周围人发生冲突。

3.放纵心理。考试结束便觉得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完全打破原有生活节奏,成群结队出去“嗨”,或者通宵地玩游戏,甚至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

4.迷茫心理。骤然放松后,会随之而来出现一种无所适从的真空状态,感觉无所事事,茫然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其实,经历了高考前的思想焦虑和心理疲劳,又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考试后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很正常,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这种状况呢?

二、考生如何做

1.好好放松心情。考完了可以暂时什么都不用想,就是全然的放松。热闹的同学聚会也好,安安静静独处也罢,自己喜欢就好,确实需要好好奖励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坚持。但还是得有节制,守底线。暂时的随心不等于绝对自由,规则底线不能突破,应逐渐适时回归生活常态。

2.理性面对考试成绩。不论是如愿以偿,还是差强人意,甚至“翻船”,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节点,不能决定人的命运,人生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如果无法从失利的阴霾中走出来,要懂得及时求助。

3.认真做好志愿填报。高考成绩固然重要,志愿填报也非常关键,好好了解自己的职业性向,多花一些心思研究“靶向”大学或专业近几年的录取态势,让考试成绩分尽其用。

4.梳理总结中学时代的生活。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已经是成年人了,这是人生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过去的整理是你顺利开始大学生活的宝贵财富。

5.完成自己的心愿。列一个兴趣清单,把那些以前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去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也可结合对未来大学生活的预期做一些活动安排,既实现了愿望,又能与大学生活建立联结做一点心理准备。

三、家长如何做

1.面对高考结果。家长的自我心理稳定很重要。平心而论,哪个家长会不看重孩子的高考成绩,不为考试结果担心?然而,考试结束,成绩好坏就已成定局,无论孩子对成绩的主观感受如何,在等待成绩揭晓的日子里,家长既可适度关注,但又不要过度卷入,少问“能考多少分?”之类的问题。家长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不要让孩子感到你的焦虑比TA还高,以免放大“问题很严重”之类的信号。家长得先处理好自己的心情,再处理事情。

2.多一些理解接纳。考试之前的紧张备考,考试之后成绩的不确定性,孩子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孩子需要有一个自由的纾压空间,可以自我支配的活动方式,容易对父母的“关心”表现出不耐烦,父母要保持适度边界,多一些理解、支持,少评价指责,帮助孩子回归平和的生活,恢复身心平衡。

3.及时有效沟通。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关怀。比如,多陪孩子聊聊天,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在合适的时机坦率地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讨论暑期安排、志愿选择和未来规划等,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转移注意力,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同学朋友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就是安全基地。

4.为与孩子的分离做准备。孩子即将步入大学生活,很多家长都会面临第一次与孩子长时间分离,从大学地域的选择,到适应孩子不在身边,都需要家长们进行自我调节,尊重孩子的选择,意识到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点击收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