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张家港保税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区镇文件
K1222228X/2022-00072
区镇文件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张家港市保税区
2022-02-17
2022-02-17
张保发[2022]4号
有效

关于印发《张家港保税区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张保发[2022]4号

各街道,各局室,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经保税区党工委、管委会同意,现将《张家港保税区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2022217

(此件公开发布)


张家港保税区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苏州及我市关于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战略部署,落实《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和《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科技招商工作,持续推动企业“智改数转”,进一步做大总量、做优存量、做新增量,全力打造产业创新发展最佳典范,更好推动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结合保税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提升保税区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为着力点,通过示范引领、平台赋能、政策保障,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一批特色产业创新集群,为保税区现代化建设争先进位、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以建设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为目标,紧扣全市“4+4”重点产业链发展要求,围绕新能源、半导体材料、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全力推动“智改数转”,20222024年,新增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超5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超60个,省星级上云企业超150家,争创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22024年,新引育科技型企业600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0家,认定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12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超90亿元;认定苏州市级以上人才计划项目50个,认定市领军人才计划项目80个;“智慧创投”合作基金规模超120亿元,6家领军人才企业成功上市。力争到2024年底,形成1个超千亿级(化工新材料)3个超五百亿级(新能源、半导体材料、智能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构建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创新集群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标杆示范带动作用。以“设施高度互联、系统高度互通、数据高度互享、业态高度互融”为建设理念,引导保税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加快建设一批覆盖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省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鼓励优秀企业特别是民营龙头企业创建全球“灯塔工厂”。力争到2024年底,新增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超5家,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标杆工厂3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超60个,省星级上云企业超150家。

(二)突出科技招商引领效应。明确新能源、半导体材料、智能高端装备等科技招商重点领域,加大节点项目招引力度。加速推进保税区新能源产业园、半导体材料产业园、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创新载体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智慧创投”运行质效,支持项目做大做强。力争到2024年底,新增投入使用的科创孵化载体面积超65万平方米,“智慧创投”合作基金规模超120亿元,新引育科技型企业600家。

(三)加大科创企业培育力度。积极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等系列培育方案,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打造一批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和具有爆发式增长的独角兽企业,量质并举壮大科创企业集群。力争到2024年底,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0家,认定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12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超90亿元。

(四)发挥人才团队关键作用。探索区级领军人才计划,提升精细管理和综合扶持,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搭建“人才创无忧”服务平台,助力人才落户和成长,持续优化引才用才留才环境。参与多元化人才专项基金,全力推动人才天使母基金等直投本地,积极促进合作基金返投落地。力争到2024年底,认定苏州市级以上人才计划项目50个,认定市领军人才计划项目80个,领军人才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6家领军人才企业成功上市。

(五)激发数字化转型新活力。推进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分行业输出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腾讯云工业云等专业机构,围绕新能源、半导体材料、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在安全生产、协同制造、集采集销等领域应用研究,拓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加强工业互联网技术能力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完善配套支撑产业链,推动保税区产业链企业整体数字化升级。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六)提升创新生态支撑功能。立足保税区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禀赋,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主阵地作用,推动新能源、半导体材料、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加快形成高端创新集群。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功能性研发总部,积极参与苏州“一区两中心”、姑苏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高活力新型研发机构,建成运营电子化学品检测分析服务平台、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材料国际产学研基地等一批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浓厚创新氛围,推动创新转型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鲜明风尚。力争到2024年底,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50项,标志性研发机构建设取得突破,创新生态协同高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统筹。建立保税区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产业创新发展情况介绍,谋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着力解决产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关键性难题,以及重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资金、能源、土地、用工、技术等各方面困难问题,保障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要素需求。

(二)强化人才支撑。积极引进“智改数转”等领域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加快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全域创新格局,推动科创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吸引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三)加大政策支持。在梳理汇总各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保税区实际,研究出台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智改数转”,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努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资金保障体系。

(四)狠抓工作落实。立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反映保税区各职能部门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强化时间节点,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各项重点指标任务按时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点击收藏
回到顶部